
2023年12月26日,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质评中心)在办公楼三会议室召开本科专业校内评估工作研讨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成大教授出席并作指导,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校督导组、部分学院领导,本科专业负责人代表参加。研讨会由质评中心副主任郑向华教授主持。
郑向华副主任介绍了部门重组后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近期拟开展的工作,强调部门工作重点聚焦在审核评估自评自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及教学督导等方面。开展校内本科专业评估,给予其相应的评价结果,对于促进专业自评自建,持续改进具有积极意义。本轮校内专业评估将于近期正式启动,并在推行中不断完善。
质评中心王建永老师以“国家-省-高校”三级专业评估体系及“合格-水平-卓越”三级专业认证体系为出发点,基于对各省、各高校专业评估方案的综合分析,对我校开展本科专业校内评估的背景、思路以及方案的内容作了介绍。
随后,参会人员重点围绕本科专业校内评估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主要建议有:一是开展校内本科专业评估很有必要,对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工作均具有重要支撑。二是建议专业评估指标尽量与审核评估的要求匹配。三是专业评估指标要考虑文管类、理工类专业的差异。四是可以考虑横向常模和纵向增减数据的使用,体现合理性、激励性。五是进一步优化观测点的支撑依据,增强合理性、可操作性。此外,人事处等职能部门领导均表示开展校内专业评估工作意义重大,将积极配合,给予大力支持。
最后,李成大副校长作总结指导。一是开展校内专业评估是学校发展所必需。专业评估已经在各省、各校全面开展,我校开展本轮校内专业评估,是面向2025年审核评估的专业自评,也是对四川省近期发布的关于新设专业监测和本科专业监测评估工作的及时响应。二是开展校内专业评估是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需要,专业评估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上。学校已经通过合格评估五年,还有不少新进教师没有经历过合格评估,在质量监测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教学环节有滑坡情况,亟需得到纠正改进。同时,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也需要本科教育教学的高水平支撑。三是指标体系应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课堂、考核等方面突出应用型;应注重常态监测,使评估方案更具真实性、权威性,评估结果体现真实性和导向性,同时有效减轻院系负担。四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同一致,在校内专业评估中发挥作用,通过校内专业评估为专业、院系精准画像,为评优考核提供评价数据依据。(撰稿:王建永;审稿:郑向华)